“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保障食品安全成为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基础,成为提高经济运行和人类质量的基础。有着“史上最严农药残留国家标准”之称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新版标准只是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国家卫计委公布的400余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涉及数千项安全指标)中的标准之一。
与严格的标准执行所需的匹配就是,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对于物种鉴定等的新型检测技术的需求——在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流程中,一般需要现场取样、待测物预处理、仪器检测、数据处理等诸多的步骤(后续几个步骤往往在实验室内进行),因而检测过程繁琐、分析时间长,往往无法满足现场快速执法的需要。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检测由食品安全监督人员采集样品、由专业技术人员在实验室内利用精密仪器根据食品的相关安全指标进行检验来进行(尽管目前也有快速检测车的开发,但价格昂贵,无法在食品监管部门大面积推广——对于超市、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等,更是如此)。
以食品甲胺磷农药残留为例,目前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光亮度计、化学发光法、酶抑制法、毛细管电泳技术(CE)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仪器设备复杂、样本前处理和测定操作繁琐的局限。而且,这些检测设备成本高、检测费用高,对检测人员的要求也高,不适合大量样本筛检,因而无法在基层的食品检测部门中大规模应用,更不用说是在超市、农贸市场、餐饮企业,抑或是消费者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