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更大力度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在民众吃饱饭的背景下,食品安全是最大的安全,是最大的民生。
近年来,“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动摇了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的基础信心,连食品都如此不安全,其他消费品还能安全吗?
食品安全加剧中国国内消费外部化,有能力的人消费境外生产产品,境内产能过剩更加严重,由此引发恶性循环:价格战致使产品质量下降,质量下降则进一步促使消费外部化,然后进一步的价格战导致更低的质量。最终,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制造问题转变为质量折价、信用折价。
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新法的管理脉络清晰,处罚严厉。比如新法规定:出现问题后,罚款金额最高达到30倍货值,累计3次以上被罚款、警告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就会面临停业停产乃至吊销许可证的处罚。在明知经营者的非法行为时,仍为之提供经营场所的人也会受到处罚。在细节方面,转基因食品需要按规定进行显著标识,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实名登记和审查许可、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生产全程质量监控,配方应当经食药监部门注册等。
自2009年出台《食品安全法》以来,食品安全有所好转。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表示,从2010年开始每年在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一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到2013年,监测点已覆盖2142个县级行政区域,对粮食、蔬菜、肉类、蛋类等29大类食品中的近30万份食品样品进行了监测,涵盖重金属、毒素、农药和兽药残留等指标147项,仅2013年就获得300万多个监测数据。
2012年和2013年在风险监测中发现的婴幼儿食品汞异常等现象,均及时向监管部门进行了通报,监管部门及时发布信息,企业主动召回相关产品。由此,大规模爆发类似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概率将大大下降。
严厉的监管、处罚,对消费者的高额赔偿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食品安全检测事件很难根除的重要原因是:食品安全监管成本高、信息不对称。
陈君石院士在接受人民网科技频道采访时曾表示,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本出路是解决小农经济。农业生产结构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的规模要大,生产要规范化,也要遵守规矩。2亿多农户分散生产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农业生产范式,并可能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而政府的监管成本又特别高。陈院士建议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相对规模化一点。比如说生产合作社,就可以在规模化和规范化方面迈进一步,再比如中间有一个中介公司。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意味着农产品的价格可能出现上涨。
中国农产品的基本安全要靠瓦解小农经济形成公司化运作,我们可以举出农民生产出安全食品的个案,但无法形成品牌、形成市场价值,获得消费者基本信用的品牌大多来自某些公司化运作的农业企业。如果维持个体农民生产模式,来自农业协会的中间层技术支撑和中间监管必不可少,以此来降低终端监管成本。
食品安全事件很多都表现为信息不对称,小贩自己不吃而让消费者吃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因此,建立第三方中立的安全风险交流平台至关重要,这可以直接降低信用成本。媒体的监督也可以降低信息获得成本,关键是信息基本正确,否则将增加市场的混乱。
面对食品安全事件,依赖法律、化解小农经济监管成本高缺陷、建立中立的第三方平台、理性对待科学常识,这一系列举措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