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18日向媒体公布8起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数据弄虚作假典型违法案例,案件全部移交公安机关处理,1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以刑事或行政拘留。
污染监控数据造假,不仅使环保监测体系名不副实,使公帑打了水漂,更会误导公众,后果相当严重。环保部此次通报的8起环保数据造假违法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环保领域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着实令人十分忧虑。
按理说,自号称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施行以来,重点企业均被要求安装环境监测设备,环保部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督查力度,应不再出现大规模的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为何现实当中,造假现象依然屡禁难绝?
究其原因,环境监测仪器数据与企业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为减少治污减排的成本支出,一些企业不惜以身试法,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虽然很多企业按要求安装运行在线监控,但设备的采购运行费用却需自理,导致一些企业与在线设备运营方沆瀣一气,共同造假;另一方面,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每季度一次,存在周期过长和监督真空,无疑让企业造假有空子可钻。对一些造假行为,除了对企业进行罚款外,其主要责任人多是被行政拘留,鲜有追究刑责的事例,客观上也让造假者有恃无恐。
环保数据是地方政府的形象,是领导干部的“脸面”,数据不好看,就等于往领导干部脸上抹黑。因此,有一些地方,环保数据要由当地领导点头才能公布,真实的数据成为不敢见光的秘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公众的感受与环保数据总是相距甚远。所以,一些地方为了减轻考核压力、实现环境质量达标等目的,进行所谓的“温柔”执法,甚至积极配合污染企业,在购买监测设备时让技术人员“做手脚”,变相授意监测数据造假。
比污染更可怕的是监测数据造假。铲除环保数据造假的毒瘤,理应穷追猛打,让法律长出钢牙利齿,“咬断”已经形成的利益链条。为此,环保部门除需强化执法力度,落实监管职责外,还要把功夫用到企业身上,从环保数据的源头抓起。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加大、加重对企业罚款和对责任人行政拘留,对性质严重或造成重大环保事故的,也要追究企业责任人法律责任。对于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运维企业参与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除追究连带责任和法律责任外,也要将相关机构及人员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参与环境监测服务或政府委托项目,提高违法成本,树起不敢、不愿、不想造假的法律红线。
堵住环保数据造假的漏洞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多方配合。监管部门要加强制度设计和安排,从硬件、软件和技术方面完善现有在线动态监测系统,提高数据造假的技术门槛,修补监测漏洞。环保部门在提供采购环境监测服务或建立在线监测系统时,要确保监测仪器设备具备防止修改、伪造监测数据等功能。同时,还可结合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企业诚信体系,特别是第三方监测行业的“准入制”“黑名单制”,提高违法成本,或者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大专业人士对监测数据的核实和比较,树立谁考核谁检测的理念,不给造假篡改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