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聚氰胺、塑化剂等公共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迅速降低,随着而来的就是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为了更好的对食品安全检测进行系统的监管,2012年6月出台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平台,其中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监管系统直接覆盖全部县级区域,同时要求提高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自主化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
通过相关机构以及员工长久不懈的探索,特别是在相关工艺的帮扶之下,我国在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残留检测、重要有机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检验方法、生物毒素和中毒控制常见毒物检测、食品中重要人畜疾病病原体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方面,重点研究酶抑制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其中酶抑制法测试纸已研制完毕,测试盒及酶速测仪已研制成功,胶体金测试条正在研制。食品中150种农药残留系统检测技术正在研究中。目前,已经出现了安全检测设备,而且不断的开展其他一些装置的研发活动。
在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方面,主要开展多残留仪器分析和验证方法的研究。完成了包括兴奋剂、激素、磺胺等、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硝基呋喃类、B-内酰胺等、苯并咪唑类、阿维菌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硫脲类等13项药物的检测研究。完成了新型综合微量样品前处理仪、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线富集离线净化装置、高效快速浓缩仪、便携式酶标仪的研制。
在重要有机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方面,完成了二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立了12种具有二英活性共平面PCBs单体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质谱方法;建立了以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同时测定食品中氯丙醇方法;建立了食品中丙烯酰胺、有机锡、灭蚊灵、六氯苯的检测技术。在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检验技术方面,开展了纽甜、三氯蔗糖、防腐剂的快速检测,番茄红色素、辣椒红色索、甜菜红色素、红花色素、饲料添加剂虾青素、白梨芦醇等的检测研究;建立了阿力甜椰H、姜黄索、保健食品中的红景天甙、15种脂肪酸测定方法。番茄红素和叶黄索、红曲发酵产物中Monaeolinlink开环结构与闭环结构的定量分析方法。食品(焦糖色素、酱油)中4-甲基咪唑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芬氟拉明、杂氟拉明、杂醇油快速检验方法,磷化物快速检验方法。在生物毒索检测技术方面,完成了真菌毒素、藻类毒素、贝类毒素ELISA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建立了果汁中青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全国各地参与两会的民意代表们并不仅仅指出问题和原因,他们更为关心的是帮助政府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些政协委员在调研后发现,检测手段落后导致的发现不及时和处置措施不利,是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实验室检测方法存在设置有限、样品检测数量有限、检测周期长等局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食品安全保障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一部分民意代表把目光投向了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技术。
“相关部门及科研单位应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监控中针对农药、兽药、重要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生物毒素的快速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研究。”陕西省政协委员郭绍敏建议。
按照他们的设想,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中——可先用快速检测方法筛选,发现有问题的食品再用传统的实验室方法定量分析,从而使两种检测方法彼此互补。
在深圳,经过代表委员审议和讨论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其最大的一处语句上的修改来自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表述。修改后的报告中,增加了“加大检测力度,提高抽检率,健全追溯体系,强化执法检查”等语句。
食品检验方法规程不宜作为强制性标准
冯平告诉记者,在我国原有食品标准体系中,检测方法标准一直以推荐性标准的形式存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9条和第20条,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由推荐性标准成为强制性标准。立法者的初衷是为了规范检测市场,但由于检验方法标准研究的分散性和多样化,再加上制定国家标准时往往不可能做到全覆盖,且很难及时增补,造成了大量检验方法研究成果的闲置。
冯平在提案中指出,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总体数量庞大,即便对同一检测对象,也会因适用范围不同和检测手段各异而存在不同的检验方法。与此同时,检测方法更新较快,新方法层出不穷。如将其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既影响标准的创新,不利于检测行业的公平竞争,更不利于降低检测成本,也影响了《食品安全法》的严肃性。
冯平举了一个例子,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中,仅规定了纸色谱的荧光光度计和比色测定的方法为检测苯并(a)芘的方法。但在实际检验工作中,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准确度高、出结果快。但由于GB2762-2012为强制性标准,使得检测机构必须依照此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来检测,其他检测方法无效。“这样大大影响了检测效率和社会效果,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
冯平还指出,一些长期使用的成熟检测方法,不应该因为没有被列入标准而禁用。比如,《植物源性食品中稀土含量的检测》新标准中只规定了(ICP-MS)法,取消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法。而大量实践证明,(ICP)法测定稀土含量是准确的。如果这种检测方法不能用了,很多检测机构的ICP设备将会闲置。同时,ICP-MS仪器属于发达国家限制向中国出口的仪器(半军品),进口受限多、周期长,这就使得检测工作极大地受制于人。“一些新的检测方法过分依赖高端进口仪器,检测机构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成熟设备,大量使用进口设备,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
(责任编辑:金利同建l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