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赴云南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环境监管体制转型的六项任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开展第三方监测工作,同样要稳步推进。环境监测作为“十二五”环保产业的一大板块,所能呈现的绝不仅限于PM2.5监测这一狭小空间。”按照规划,环境监测“十二五”期间总投资需求将达1000亿元。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稳步推进探索第三方环境检测
“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周密的安排部署,其中就提到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环保部门也要深化改革,理顺工作的体制机制。”周生贤举例说,我们可以探索委托社会第三方参与环境监测,充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环保工作的动力和活力,“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探索开展第三方监测工作,同样要稳步推进。”
周生贤说,《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专门用一个部分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安排部署。《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周生贤指出,环境监管体制的转型与改革,主要是六项任务:一是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二是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三是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四是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是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六是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第三方运营渐成趋势 市场需求将达1000亿元
环境监测作为“十二五”环保产业的一大板块,所能呈现的绝不仅限于PM2.5监测这一狭小空间。按照环保“十二五”规划,环境监测“十二五”期间总投资需求将达1000亿元。
仪器市场中一向都存在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而在环境监测仪器方面,这些问题似乎尤为突出。和其他行业不同,环境行业有其特殊性,作为甲方的厂商如果不按国家标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让不具备技术和能力的企业作为乙方拿到项目,以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和环保产品充数,污染治理达不到应有效果,本身并不会使该厂商的生产受到损害,但其后果却更加严重,超标排放及环境污染的结果将由社会来承受。
近年来,合同环境服务模式越来越被业界有识之士认为是环保企业商业模式升级的主要着力点。清华大学环境系一位专家表示,这种模式具体到环境监测领域,就表现为引入第三方运营模式。引入独立于被检测企业及环保部门的第三方实体,不仅使得以往环境监测领域存在的业主与监测设备提供商在数据准确性问题上的互相扯皮现象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让环境监测设备商转而升级为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商,比单纯卖监测产品更具竞争力和盈利空间。
一位长期跟踪环境监测市场的券商分析师也认为,环保“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其中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引入第三方资质企业与地级以下城市政府成立合资公司,来协助政府提升环境监测运营维护的效率。从这一点来讲,第三方运营未来会受到具体政策推动而有望全面推向市场。“在美国,400多个监测站点,政府几乎全部交由专业的第三方商业机构投资运营,这些机构运作都很富有活力,完全值得中国借鉴。”该分析师称。
各方面的案例表明,我国的环境污染监控已显现出转向第三方运营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客户群体由生产企业转向第三方环保企业的变化,非常值得环境监测仪器厂商注意,仪器厂商还存在着更多与环保企业合作的方式和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运营模式需要运营结构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这对于目前现金流普遍不足的环境监测企业来说,无疑仍具有巨大考验。相关专家普遍建言,解决融资问题的良方,一是尽量加大财政补贴的力度,二是加快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环保产业基金,大规模投向商业模式清晰、盈利前景良好的环保细分领域,环境监测领域就可列为重点投入领域之一。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积极面对解决,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国环境监测商业模式落后,第三方运营模式需要运营结构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目前资金有限,只能说环保行业长路漫漫,人们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