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院长万渝平表示:“基于大数据分析,今年1-8月成都食品监督性抽检的问题发现率从2.36%提升到10.71%。”万渝平所在的机构通过整合与分析多部门的海量原始数据,推动了成都成为国内首个运用大数据进行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的城市。
成都是地方政务数据开发探索的一个缩影。 2015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以下称《纲要》),将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并提升治理能力列为重要任务,令政务大数据发展迎来全新发展局面。
“数据也是一种生产资料,而且这种新型生产资料所带来的价值增量,或许不会低于土地这类生产资料曾经带给我们的价值。”成都数之联科技集团CEO、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称。
跨部门的大数据应用
成都进行食药监领域大数据体系建设的一个背景,是目前成都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接近20万户。从农田到餐桌,每个环节分散着海量数据,碎片化表现严重。与之相对应,庞杂的监管任务与有限的监管资源矛盾突出,难以主动发现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根据《纲要》要求,2017年底前要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
“和其他城市一样,尽管之前成都市的各个政务部门也都建大数据库,但真正运用起来的并不多。”万渝平称,究其原因,是因为各个部门的采用的数据编码标准不尽相同,造成部门间的数据不能实现直接的共享运用。基于此,2015年9月,成都建立了跨部门的“食品安全检测预警数据中心”,作为第三方的数据接收与分析平台,并和周涛团队合作,共同研究和分析大数据。
最终,通过一台手持的平板电脑实现了上述数据的共享与应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检验人员通过扫描食品包装袋上的条码,便可查询到该食品从生产、加工至流通等全环节的信息数据,同时,这些数据又将被标识出地理位置等信息,上传至“食品安全检测预警数据中心”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化分析。详细而言,通过接入全国7000多万商品信息,现场检验人员一扫条形码,就可以将标准化的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如果产品外包装信息和条形码对应数据不匹配,现场人员立刻可以通过手持终端报警。传统手工填报数据和离线异常分析的方法,要达到与现在同样的不合格品检出量,需要多聘用40-60名检验和分析人员。
“利用数据加技术产生了替代人力的效果。”周涛介绍,通过分级风控指挥系统,处置指令能实时传达给一线执法人员和相关机构,大幅度降低风险处置的时间周期。例如近期在成都某地检出的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严重超标问题,在抽检发现问题后1分钟内,所有相关机构、部门都收到相应通知,不到1小时,执法人员就到了现场。借助数据中心,在没有增添人员的情况下,成都实现了罚没金额和查处违法案件数的大幅度上升。
预防式检测
万渝平介绍,基于大数据分析,今年1-8月成都食品监督性抽检的问题发现率从2.36%提升到10.71%,这意味着,以前1万元成本完成的工作,现在用2000多元就可以完成。更重要的是,还使更多预防式的检测成为可能。万渝平所说的“预防式检测”,是指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置。
“基于跨域关联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早期发现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周涛称,“如今年,数据中心实时接入了所有哨点医院食源性病历数据。当病例数明显上升并超过一定阈值后,我们就启动应急,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对病历文本的语义分析,我们能够找到可疑食品源;通过对病历检验报告分析,我们能够找到主要致病菌;而以前积累的912万条检验数据,本身也给出了致病菌和食品之间的关联关系。三者结合,我们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
而最直接的成果是,根据数据分析,成都市在今年5月份就开始针对动物性食品和水果类食品的专项整治,而以前根据经验,都是在7月份启动,且检测标的的针对性较弱。
此外,成都还在探索在有限的监管资源下,通过监督性抽检,发现更多的不合格产品。“通过对已有检验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注意到不合格品在地域上、品类上分布高度不均匀;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食品也不相同。”周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