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增了不少电商大咖的身影,尽管在市场竞争中他们互为对手,但在谈及社会发展的方向时,他们有很多的共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代表中,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58集团CEO姚劲波首次当选人大代表;此外,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担任了15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后,也首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会。他们在全国两会上所递交的提案内容,或也正是未来企业布局的重点方向。
电商富农 推进精准扶贫战略
在过去几年中,农村电商一直在稳步推进,并成为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但受基础设施落后、资源有限、人才稀缺等因素影响,电商助推精准扶贫仍有很大的施展空间,这也让电商扶贫成为不少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关心的话题。
刘强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提案中表示,当前贫困地区仍存在农产品“小”、“散”、“非标”,农产品品牌发展不足等问题。同时,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限制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为此他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各方应形成合力,要从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实施“扶贫品牌”培育行动、出台鼓励政策加快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畅通扶贫富农的电商“新通路”。
担任了15年全国政协委员的张近东一直关注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的建议中他也表示,全社会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合作,创新电商扶贫模式,丰富扶贫措施,促进长效机制的形成。
同样首次当选人大代表的姚劲波则从加强“三农”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他表示,在当前的农村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机械化普及程度低等问题仍普遍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三农”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全面对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绿色物流 呼吁国家标准出台
百亿级的快件量所产生的垃圾对环境构成沉重负担,绿色化发展成为物流行业企业共同瞄准的方向。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400.6亿件,按业内每个包装箱0.2公斤的通常标准保守计算,400.6亿件快递至少产生超过800万吨垃圾。但目前来看,垃圾回收及绿色包装尚无立法规范,针对快递包装其他部分的相关条例还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
在快递企业、电商物流企业联手推动绿色物流计划落地的过程中,完善快递绿色包装法规并加速落地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张近东建议,应尽快制定快递业绿色包装和过度包装国家标准,明确快递业绿色包装使用率和回收率标准。在标准制定方面,需要明确快递业绿色包装使用率和回收率标准。制定快递运输环节服务标准,明确流通环节快递包装的损毁率,提高二次使用率。构建快递业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同时,政府对使用绿色包装并能推动绿色包装普及的企业给予政策及财政支持。
实际上,今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新修订《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已经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要求,对绿色物流的标准进行了细化。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京华在解读标准时强调,绿色化是标准修订的重中之重,如标准中增加了重金属和特定物质的限值,提倡快递包装使用生物降解材料,对印刷油墨提出技术性要求。
新服务业 优化环境培育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核心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代表新服务业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大门类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8%,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7.8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长2.3个百分点。服务业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
以“互联网+服务”为代表的新服务业为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经济结构诸多方面的积极变化,未来极有可能会表现出聚集倍增式的发展态势。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服务行业也受到政策支撑力不强、服务标准化制度缺失、创新人才引留难等问题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进程。
为此,姚劲波建议,政府应进一步放开新服务业市场准入,营造公平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推进新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完善人才引留机制,为新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共建共享新服务业大数据系统,重建消费安全秩序。
食品安全 完善源头追溯机制
完善源头追溯机制,是事关老百姓食品安全的重要课题。去年1月,京东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北京市重要产品追溯相关领域开展合作,新发地市场也在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在市场内设立食用农产品检测室。政府、企业不断推进食品溯源,但行业中相应的权威机构和统一机制一直难以形成,并未与消费端的需求形成匹配。
针对上述情况,丁磊表示,对于食品、农产品国家应该完善安全溯源机制,在食品安全检测溯源方面,政府要承担起认证平台的责任。推动食品、农产品追溯工作法制化进程,规范食品生产链条中每个环节的责任义务,制定相应罚则。明确食品、农产品溯源工作的主管单位,推进主管单位及协助单位间信息集中化管理。同时,应明确溯源品种和时间表,实现食品、农产品全部溯源、件件可查。推动食品、农产品溯源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形成智能化的追溯系统。
在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看来,目前我国的溯源多由非官方的民间协会承担,并没有较为权威的机构成立溯源机制,其公信力、权威性并不能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核心诉求,意味着产业端与消费端的需求无法匹配。因此,亟须有政府背书的溯源机构成立,以国家层面设立溯源机构服务企业和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进行溯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