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转化为对美好生存环境的需求,更加关注所呼吸的空气、所饮用的水和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瓶颈制约,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筹谋划,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中国气象局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行动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但张兴赢也注意到,环境控制和生态修复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大工程,涉及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当下我国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出现了“散”“乱”和“自管自评”的问题,没有形成合理、科学、规范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散”。目前,国家各个部门都有各自侧重不同的生态监测网,如环保生态环境监测网、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网、林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中科院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等,分别散落在不同的机构和部门,未能统筹资源,形成合力。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乱”。生态监测要素没有科学的界定、生态红线划定的范围没有科学的论证、生态监测的方法没有规范的标准,造成目前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比较混乱,难以形成科学、规范、统一的高质量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自管自评”问题多。目前正在开展的部分监测,如大气环境监测,这些年出现了一些地方监管人员对监测数据的造假行为,原因就在于监测、执法、评价均由一个责任主体来承担,为了“治理业绩”,就出现了各种对监测数据的干扰行为。比如,给环境监测仪器“戴口罩”,在监测仪器附近喷水降低监测值,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国家的重复投资,而且还会由于不同部门不同的监测结果带来负面的社会效应。”张兴赢说。
张兴赢建议,尽快建立客观、科学、统一的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并纳入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当中。建立一个监测要素明确、监测方法科学、监测标准统一、效果评价规范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有序、稳步地恢复和改善。
张兴赢认为,应当统筹规范各部门现有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客观、科学、量化的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大数据体系。整合和规范现有各个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同时充分吸纳高科技的成果,挖掘国家现有卫星遥感资料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潜力,利用卫星遥感的长时间、宽覆盖、科学性,使得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结果“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积极引导和培育生态市场经济的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才能从源头切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需要成本的,如果绿水青山变不成金山银山,那么,在市场生存法则的驱使下,难免还会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张兴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