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和繁花似锦的春日时节,岛津正式发布了气相色谱仪Brevis GC-2050和闪蒸仪G-VAPORIZER,在发布会举办的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品专家品鉴环节在轻松的气氛中展开。来自能源化工、材料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多位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岛津气相色谱产品线新品Brevis GC- 2050以及G-VAPORIZER的发布,岛津与行业专家聚焦色谱发展新趋势,研讨技术创新与行业赋能,展开了技术与应用的深度对话,谨以此文记录新品品鉴环节中的部分精彩对话瞬间。
探讨主题(一):围绕传统石化绿色转型升级、新能源耦合发展、氢能、生物质能、SAF、催化研发、高纯气、电子特气、新材料等行业热点,分析仪器比如气相色谱,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专家对话:石化行业转型升级,油品深度加工提高价值,油转化、油转特、油转材,在油品加工过程中分析仪器,特别是气相色谱技术作为关键分析手段,在工艺研发和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氢能行业长远发展,需要多应用场景支撑,如氢能交通,氢能储能等多个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氢气杂质的精准检测离不开气相色谱、气质联用等分析技术。
“双碳政策”推动石化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为分析检测技术及装备创新带来战略性发展机遇,分析仪器自动化、实验室平台自动化、数智化无人值守实验室是发展趋势。欧七排放标准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未来我国的国七排放标准预计也将更加严格,这些将对分析仪器提出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岛津介绍:岛津持续关注中国客户的分析需求,岛津气相色谱研发团队与中国客户通过线上和线下交流、上门拜访等多种方式沟通,调研了解国内分析市场需求变化,以便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分析仪器。
探讨主题(二):随着双碳政策、绿色化工转型等行业需求的变化,岛津气相色谱主机和附件也在持续完善,扩展适用场景,那么除了现有的色谱应用方向外,还有哪些方向可以发挥色谱的潜力?
专家对话: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新材料、高端化学品政策引导与投入,国内上游能源原料多元化、复杂化,对分析仪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岛津现有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产品在满足此类需求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未来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能进一步开发针对小分子气体检测的质谱技术,更好的满足痕量杂质检测需求。
围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催化剂研究,气相色谱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科研过程中希望分析仪器更简单易用、满足长期稳定性要求,同时希望进一步提升分析仪器智能化水平,构建良好开放平台。
高纯及超高纯气体分析等领域对于气相色谱分析系统的灵敏度和抗腐蚀性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需求。本次发布的气相色谱附件GI-30气体进样器和SPI气体进样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相关需求。希望未来分析设备进一步提升系统密封性、通过模块化设计提高仪器利用率、扩展联用技术等提高分析仪器对特殊行业检测适用性。
岛津介绍:岛津很早以来一直在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领域做自动化、智能化的相关工作。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领域(如医药、石化)提出自动化要求,岛津积极应对推出了自动化接口,后续会升级覆盖岛津越来越多的产品,应对不同场景。同时岛津中国RDC(研发部门)根据国内客户需求进行软件、硬件的二次开发,可以高效应对仪器硬件、软件等方面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未来岛津也将进一步提升自动化产品标准化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广泛和兼容的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岛津始终将用户需求置于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此次发布的新品Brevis GC-2050气相色谱仪,其研发初衷就是源于行业深度洞察——通过调研,精准捕捉用户对小型化+分析通量/效率+耗材兼容的多重需求。Brevis GC-2050采用现代化且紧凑的设计理念,突破尺寸大小的固有思维,致力于与现有实验室仪器在色谱柱选择和检测器类型等方面保持无缝兼容,追求卓越体验的同时,在性能方面毫不妥协。创新理念和超前设计实现了尺寸、性能、易用性、兼容性和分析效率的多角度深度融合。
结语:此次专家品鉴会落下帷幕,通过与专家聚焦色谱发展新趋势,研讨技术创新与行业赋能深度探讨,为行业注入全新动能。未来,岛津将继续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在环境监测、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等领域书写高效、准确和可持续分析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