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为助力高校科研设备升级与学科发展,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岛津”)携手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同举办“岛津助力高校科研设备升级系列活动——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产学研技术培训”。本次活动以“质谱绘新章”为核心,聚焦前沿分析技术,推动教育科研创新,吸引了校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业务部马景辉副部长、李颖经理、杨驰先生,市场部光谱产品经理郑伟先生,GCMS产品担当栗真真女士、质谱成像产品担当张方丽女士以及教育行业担当周逸舟先生、业务部PS团队天平组贾延峰先生等莅临现场,与师生深入交流技术应用与产学研融合路径。
会议伊始,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刘芳女士以精炼的语言为大会拉开帷幕,介绍了本次会议的总体架构与核心议题。随后,双方领导先后发表重要致辞。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冬莹女士进行致辞。刘冬莹院长指出: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强国战略,强调科技、教育与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作为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产教融合在医疗领域面临着尤为严峻的挑战——技术迭代日新月异,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为此,我们携手岛津,创新性地整合企业研发实力、高校基础研究优势与临床实践场景,构建三位一体的协作平台。我们期待以今天的培训为发轫,逐步探索构建"专业+微专业"的复合能力培养体系,培育跨学科视野、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综合素养。愿今天的培训能化作一粒科技创新的火种,既点亮专业发展的前行之路,也燃起同学们心中的求知火焰。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业务部马景辉副部长致辞,首先感谢各位专家老师们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会议,马景辉副部长介绍到:岛津日本总社自1875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承创新精神,在科学分析仪器领域不断开拓进取。今年正值岛津日本总社创立15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这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无数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与突破。近年来,岛津在多个前沿领域持续深耕,重点投入方向包括:成像技术与显微分析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平台、光谱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创新应用等,希望通过今天的学术交流,能够为在座的导师和同学们带来新的科研思路和启发,促进跨学科的思想碰撞,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在学术报告环节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殷利眷副教授以《前沿分子诊断技术+产教融合:推动创新与应用》为题,深入探讨了分子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医学教育、科研转化和产业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质谱成像产品专家张方丽女士带来题为《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开启天然产物与医学研究新维度》的报告。在生物医学与药学等前沿领域的探索中,质谱成像技术为微观层面的生命科学研究开辟全新视角。岛津推出的全方位质谱成像综合解决方案 —— 尤其是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 QT,已在药物分布与代谢机制研究、药效/毒性评价、临床疾病标志物筛选,以及中药品质多维度评价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iMScope创新性整合光学显微观察与质谱成像分析,凭借独特的技术集成优势,在基础科研与临床转化应用中均展现出较大实用价值与广阔的发展潜力。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GCMS产品担当栗真真女士作题为《岛津特色气质解决方案赋能中药品质研究》的发表,她提到:风味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在中药品质及溯源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岛津特色气味物质数据库和代谢物数据库结合高灵敏的GCMSMS或GCMS无需标准品即可快速建立数百种化合物高灵敏度的MRM/SIM筛查方法,并可进行半定量分析,轻松实现风味组分和代谢物组分“泛靶向分析”。此外,对于农药残留、污染物、药包材残留溶剂等在种植、加工、包装过程中可能引发中药质量问题的检测方面也有整体的应对解决方案。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光谱产品经理郑伟先生介绍了岛津分子光谱和原子光谱产品线,并结合2025版中国药典与光谱技术相关的制修订内容,举例讲解了红外、紫外可见、原子吸收光谱在医药相关领域的典型应用。发表题目《光谱仪器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教育行业担当周逸舟先生介绍了岛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临床检验和临床科研等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在药物质量研究等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发表题目《液质联用技术在医学和药学检验中的应用》。
交流会现场精心展出了岛津的高精度分析天平AP125WD-AD,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参观。业务部PS团队天平组贾延峰先生以专业而热情的态度,为师生们详细讲解了天平的精密称量原理、创新功能特点及实际应用场景。
此次交流会不仅是技术与知识的碰撞,更是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探索。岛津将持续以尖端设备与专业服务,支持中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与高校共同绘制科研创新蓝图。